“家暴”,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话题。在电影《我经过风暴》中:法庭上,婆婆崩溃质问:你忍一忍,让一让,不就熬过去了吗?面对伤痕累累的孩子,千疮百孔的自己,佟丽娅饰演的徐敏最终还是选择付出惨痛的代价来逃离这段婚姻关系。不仅仅是“家暴”,现实生活中,面对压抑、窒息的关系,很多人会觉得既痛苦,又离不开。虽然我老公控制欲很强、限制我的自由,但是他还是对我挺关心的;虽然我男朋友总是玩消失、不回我消息,时不时“冷暴力”一下,但可能是我对他的需求太多了、让他有压力吧;尽管我只是个“备胎”,但她烦心的时候总会找我,也算是心里有我的。很多人都像这样,在关系中降低底线、让自己受委屈,将选择权交给对方。他们为了在痛苦的关系中占据一个位置,便很难做到真诚而自由。为了让自己感受好一点,他们控制不住给痛苦的关系加“糖”。有位主妇说,她老公一喝醉酒就大发脾气,没办法控制自己,而且经常半夜两三点钟回家。但她觉得她老公是爱她的。比如说,有一次醉酒后,他抱着她诉了很多衷肠,让她觉得心里很暖。但有次醉酒后,他嘴里叫的却是另一个女人的名字,她非常生气,等他酒醒后与他大吵一架。他老公又是赔礼又是道歉,还给她转了一笔钱。她就又原谅了他,觉得他还是很在乎她的。就像有个女生,最近陷入了一段网恋。因为对方喜欢瘦的女生,所以她拼命减肥,期待和对方见面。结果她热情的奔赴被迎头浇了盆冷水。他一见到她,就很直接地表达失望,还说了一句有些嫌弃的话:“你也没瘦多少嘛。”她那么真诚又努力,对方根本没看见。而且事后,男人就日渐疏远她了,她去质疑他,男人就将她删除了。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沟通方式出了问题,总想着过段时间要尝试加回他,与他好好解释,争取挽回关系。就像有个男生的烦恼。她和女友交往两年了。她从来不让他进入她的圈子,对他态度也很平淡,不冷不热的。而且很多事明明是她的错,可最后道歉的总是他。不仅如此,后来他还发现她和前男友藕断丝连复合了,他依然不能抽身而退,发了好多小作文,直到被对方拉黑 。他也觉得自己像个“舔狗”一样,很懊恼,却没办法停止。这样的关系是痛苦的。但对于一些人而言,痛苦的关系似乎是他们的魔咒,身在其中进不得,退不得。好的关系应该是为人生做加法的,能从中感受到助力、拓宽人生的广度、得到滋养。就像古人说过,交友原则该是“友直、友谅、友多闻”,而对应理想的伴侣,也该是有情、有趣、有用的才是。但相反,有些关系一旦拥有,就是在为人生做减法,没有感受到赋能,却被耗电了。即便小心翼翼,也很难得到期待的回应;投入很多,收获总是有限;努力满足对方、却压缩自己的要求;对他人的情绪敏感,却忽略自己的感受。期待得不到满足,会委屈、痛苦、自我怀疑;停留时间越长,越感到心理失衡;心灵的缺角不但无法被填充,反而越变越大。这或许能说明,痛苦的关系对一些人是有特殊吸引力的。只有轻松和愉悦的关系,多少会令人觉得有些表浅,似乎只有折腾和痛苦的关系才深刻。所以在一些人的感受里,痛苦便等同于爱和被爱。有人还引用了毛姆的话:或许真正的爱情就像爬到最高的山巅去靠近月亮,这并不是为了占有月亮,而是为了让今夜的月光映在我的身上。不否定有不求回报的爱情,但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种深度连接的假象。自己对另一个人固执的坚持、坚定的守候,让关系看起来变得深刻而牢固了。而这背后真正的需要,是希望自己成为被对方坚定选择、固执偏爱的那个人。这取决于孩子生命最初与第一个最重要养育者的关系。这个原初的母婴关系,就像命运的雏形一样,成为今后的人生中不断复制的模板。在母婴关系中,深度的连接意味着自己可以真切地感知到自己的生命力是可以延伸到对方那里,而且被接纳和欢迎的。婴儿具备了这样的基本感知,才可以专注地投入到原初的关系,而后也被这种感觉带到了其他各种关系中。如果在和妈妈的关系中,这种感觉没有被充分表达,在成年后的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与任何人的情感连接都是很单薄的。
他们内心隐藏着对深层连接的渴望,但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加强感情。而低情感密度的生活,很容易让人感受不到自身的存在。对深刻关系的找寻和制造,是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哪怕觉得痛苦也要留在关系中,可能是想证明:我是好的。这是很多明明感受到痛苦、却不肯放弃的人背后的深层动力。就像一位女生不肯放弃她的冷暴力男友。很多次女生找他,信息都像石沉大海,激不起半点浪花。事后的解释是:不想回复,想安静地一个人呆着,或者说,在打游戏,不想被打扰。有次女生受不了了,就与他讨论,他就干脆说受不了她的状态,然后消失一个月。在旁人看来,这样的关系早就默认结束了,但还她是默默守候。有一次她终于说分手,但对方一发出微弱的求和信号,她就立刻飞蛾扑火地回到对方的身边。周围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但她的意思是,只要自己坚定不变地付出,总有一天他会改变的。这样的坚持背后的潜意识动力是:如果得不到,就是我努力得不够。坚持的背后是自我证明的愿望。而越想通过他人证明自己的人,往往越没有被好好对待的经历。如果在关系中被尊重和爱过、有过好的感受,这样的感觉可以被内化,即便这个人在生活中已消失不见,也会留在心里。那些很好完成分离个体化的人,都经历了将好的情感体验内化为精神养料的过程。没有内化过好的体验,便会纠缠于外在评判与标准,难以拥有自己的价值与尊严。所以,越是在关系中得不到,就越有糟糕的感受,越身处负面的关系,越有自我证明的渴望。越是糟糕的关系,往往就越难断掉。而只有当他们真正遇上一段好的关系、有过被好好对待的经验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本来可以不用这么卑微的。但就像一位《奇葩说》辩手曾说过的:“我们总以为一味地退让可以让亲密关系更加长久,用委屈自己来讨好对方,可是真正喜欢你的人永远喜欢你不受委屈的模样。恰恰是底线才使得爱情珍贵。”但底线不是所有人都守得住的。有些人步步后退,只为可以留在关系中。就像有冷暴力男友的女生,她可以接受别人用任何方式对待她。她的壁垒一步步被瓦解吞噬,是向早年融合状态的回归,也是主体感脆弱的表现。她用让自己消失的方式,期待达成与他人的融合。这样的内心藏着无法面对丧失的困境,所以也失去了将关系按下暂停或结束键的主动权。有些女生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感觉找不到自己。好像只有他在意我、回应我,我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活着的,存在的,有意义的。”失去了这个人,会感觉恐惧,世界会变得一片死寂,自己留在了虚无和黑暗中。这些早期融合状态里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只有婴儿的生存才会完全依赖抚养人。成年后,告别这样的共生关系,是真正变成成年人的标志。而修通这一切的关键,或许是在成人后的内心世界重新完成一次内化和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段长程的咨访关系或许是很有必要的。来访者在咨询中将点滴汇入内心,将好的情体验内化,就有了力量支撑起现实生活,将一隅温暖蔓延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内化后,再离开,重新实现一次分离个体化的过程。而在心理上有过“离开”的体验,才是走进关系的起点。某种程度上来说,外在的关系结束了,人生的旅程才会真正开始。这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有能力自己掌控的、自由的亲密关系,是那么珍贵的体验。
无法离开一段痛苦的关系背后,是对深度连接的渴望。似乎只有这种拧巴、折腾的关系越深刻,才越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好的关系、完整的人格是心灵的养料。有弥联合心理推出的“真实案例解析与督导”课程,就是以动力学取向的精神分析,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将真实自我在咨访关系中呈现,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自我。
作者:南小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终身成长者,一个对生命充满好奇心的人
————— ☆ 阅 读 推 荐 ☆ —————
那些被“穷养”过的小孩,后来怎么样了?
情绪自由,从看见与接纳开始
孩子是如何同父母“反目成仇”的?
气味依恋,或与怀念有关?